在巨量千川的广告投放体系中,多层级定向设置如同精密滤网,既能筛选高价值用户,也可能因过度细分导致流量池萎缩。当基础属性、兴趣行为、达人定向等维度层层叠加时,覆盖人群可能从千万级骤降至百万级,直接影响广告起量与转化效率。
定向维度叠加失当
例如,某美妆品牌同时设置 “25-35 岁女性 + 美妆兴趣 + 竞品达人粉丝 + 高客单价人群包”,多重交集导致覆盖人群不足 500 万,系统难以完成模型学习。【揭秘千川跑量素材的黄金3秒法】
行为兴趣标签过细
选择 “口红 - 哑光质地 - 持久型” 等三级标签组合,可能将目标用户限制在近期搜索过特定关键词的极小群体。
达人定向重叠度过高
同时绑定多个同类达人(如美妆头部博主),粉丝群体高度重合,导致流量重复触达,竞争加剧。
冷启动期:放宽定向,激活模型
基础定向:将年龄范围扩大 10 岁(如 20-40 岁),地域从单一城市扩展至周边城市群。
兴趣行为:选择一级类目标签(如 “美妆”)+ 二级场景词(如 “护肤教程”),避免过度细分。
智能工具:开启 “系统推荐定向” 或 “相似达人扩展”,利用算法探索潜在用户。
示例:某母婴品牌通过 “智能放量” 功能,将定向覆盖从 800 万提升至 3000 万,CTR 提升 27%。
成长期:精细化组合,剔除无效人群
排除定向:通过数据反推,排除高曝光低转化用户(如 3 秒跳出率>70%)。
交叉测试:创建两组计划,A 组使用 “兴趣 + 达人” 并集,B 组使用 “兴趣 + 基础属性” 交集,对比 ROI。
时段策略:在流量低谷期(如上午 10-12 点)放宽定向,利用低竞争环境积累数据。
成熟期:动态调整,突破瓶颈
智能放量:当 ROI 稳定后,逐步开启 “自动拓展人群” 功能,系统将在原有定向基础上探索相似特征用户。
人群包迭代:每周更新自定义人群包,加入 “近期互动行为”“高消费频次” 等动态标签。
素材匹配:针对不同定向组合设计差异化创意,例如达人定向素材强调 “同款推荐”,基础定向素材突出 “限时优惠”。
跨层级定向取并集
达人定向与人群包属于不同层级,系统默认并集覆盖。例如,“数码达人粉丝”+“科技产品兴趣人群” 可触达任一条件满足的用户,扩大流量池。
同层级定向慎用交集
年龄、性别等基础属性或兴趣标签的交集需谨慎使用。例如,“25-35 岁 + 女性 + 美妆兴趣” 可能将覆盖人群限制在 1000 万以内,建议搭配 “智能放量” 补充流量。
数据驱动的组合测试
关键指标监控
覆盖量:初始阶段建议定向覆盖 4000 万 - 8000 万,避免低于 2000 万导致模型学习不足。
CTR:若低于行业均值 50%,需优化素材或放宽定向。
GPM:当 GPM>行业均值 1.5 倍时,可尝试收紧定向以提升转化精度。
人群画像反推
通过巨量千川 “受众分析” 功能,提取高转化人群的共同特征。例如,发现 30 岁以上职场女性对 “客单价 200 元以上箱包” 购买意愿更强,可针对性调整定向组合。
创意与落地页协同
背景:某充电宝品牌初期设置 “18-30 岁男性 + 数码兴趣 + 电竞达人粉丝”,日消耗仅 500 元,ROI 1:1.2。
问题诊断:定向过窄导致流量池不足,且电竞达人粉丝与数码兴趣人群存在高度重叠。
优化策略:
定向调整:将年龄扩展至 18-45 岁,兴趣标签调整为 “数码产品 + 户外旅行”,达人定向增加 “生活方式博主”。
智能放量:开启 “自动拓展人群”,系统探索到 “自驾爱好者”“摄影玩家” 等关联群体。
素材迭代:推出 “户外续航神器”“旅行必备快充” 双版本素材,分别匹配不同定向组合。
结果:覆盖人群从 1200 万提升至 5800 万,CTR 从 2.1% 提升至 3.8%,ROI 优化至 1:3.5,日消耗突破 8000 元。
巨量千川的定向设置本质是平衡 “精准度” 与 “流量规模” 的动态过程。当流量过窄时,商家需通过分阶段策略逐步放宽定向,结合智能工具探索潜在用户,同时依托数据反推优化组合。短期来看,科学的测试与迭代是破局关键;长期而言,建立 “定向 - 创意 - 转化” 的协同机制,才能实现流量效率与商业目标的双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