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准定向已从单一维度筛选升级为多维度协同作战。巨量千川的 DMP 人群包与基础定向的叠加使用,正成为商家实现 “精准触达 + 深度转化” 的核心方法论。通过将用户画像与行为数据深度融合,品牌可构建更立体的人群筛选模型,在竞争激烈的流量池中锁定高价值用户。
巨量千川的基础定向(地域、性别、年龄等)是人群筛选的第一层滤网,解决 “谁可能需要” 的问题;而 DMP 人群包则通过电商行为、兴趣标签等数据构建第二层滤网,回答 “谁更可能转化” 的问题。两者的叠加实现了从 “基础属性匹配” 到 “行为价值预判” 的双重过滤:【2025千川算法更新解读,抢先掌握新规则】
数据验证:某美妆品牌测试发现,DMP + 基础定向组合的转化率比单一基础定向提升 58%,客单价增加 32%。
基础定向的精细化设置
地域分层:结合产品特性选择重点区域(如高端产品聚焦新一线城市),排除偏远低转化地区;
人口属性:根据历史数据圈定核心性别与年龄层(如男士护肤品定向 22-40 岁男性);
消费特征:通过 “消费能力预测” 标签区分高净值用户与价格敏感型用户。
DMP 人群包的深度挖掘
行为标签:选择 “电商互动行为”(如商品点击、购物车添加),时间范围建议 15-30 天;
兴趣标签:结合 “类目词 + 关键词” 拓展潜在需求(如 “美妆”→“国货彩妆”“油皮粉底液”);
私域数据:导入历史购买用户或直播间互动人群,构建品牌专属高价值包。
动态组合与测试优化
交集组合:基础定向∩DMP 人群包(如 “北京 + 25-30 岁女性∩购买过连衣裙”);
并集组合:基础定向∪DMP 相似人群扩展(如 “核心城市用户∪同类目高活跃用户”);
排除策略:通过 “基础定向 - DMP 低价值人群” 剔除无效流量(如 “排除 60 天未复购用户”)。
效果监测与迭代
每日分析千川后台 “人群画像” 与 “转化报告”,淘汰 ROI 低于均值的组合。例如,若 “三四线城市 + 兴趣标签” 的点击率持续低于预期,可尝试替换为 “一二线城市 + 行为标签”。
某智能家居品牌通过叠加策略实现精准增长:
基础定向:锁定 “新一线 / 二线城市 + 28-45 岁 + 中高消费能力” 用户;
DMP 人群包:创建 “近 60 天浏览过智能家居内容”“关注科技博主” 的兴趣包,并叠加 “曾购买过智能音箱” 的行为包;
创意匹配:制作 “全屋智能场景演示” 短视频,突出 “便捷性” 与 “性价比”;
动态调整:根据实时数据,将 “高客单价产品” 预算倾斜至 “高消费能力 + 多次互动” 人群。
结果:广告 CTR 提升 41%,线索成本降低 27%,30 天复购率增长 25%。
避免过度窄化:初期定向覆盖建议保持在 3000 万 - 8000 万,避免因人群过少导致冷启动失败;
智能协同:借助巨量千川 “智能托管” 功能,系统自动优化组合策略,降低人工干预成本;
全域化延伸:未来可结合搜索广告与商城流量,将 DMP 人群包与 “关键词搜索行为” 联动,实现跨场景触达。
在抖音电商从 “流量争夺” 转向 “用户资产运营” 的新阶段,巨量千川 DMP 与基础定向的叠加不仅是技术组合,更是商家数据思维的升级。通过科学分层、动态优化与场景协同,品牌可在精准与规模之间找到平衡点,将流量转化为可沉淀、可复用的用户资产,为长效增长奠定基础。